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

天竺黄别名叫什么,天竺黄拉丁名

发布时间:2023-03-05 19:17:02 作者:祝由网 点击:6217 【 字体:

南天竹和红天怎样区别?

红天,学名红天竹,与南天竹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外形特征不同

1、红天竹:其特征为常绿直立灌木,枝叶浓密,树形紧凑。叶互生,小叶片先端钝尖。冬季叶色鲜红,春、夏、秋三季叶色深绿,羽状复叶互生,各级羽片全对生,小叶革质,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两面光滑无毛。花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偶有黄色;种子半球形。

2、南天竹:茎常丛生而少分枝,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花小,白色,具芳香,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

天竺黄别名叫什么,天竺黄拉丁名

二、花果期不同

1、红天竹: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南天竹:花期3-6月,果期5-11月。

三、分布不同

1、红天竹: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江苏、浙江及陕西、广西等省区,日本、印度。

2、南天竹:分布于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红天竹

百度百科-南天竹

竹子里面那层膜能吃吗,

竹子里面那层膜是可以吃的。

竹荪菌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含有蛋白质及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蛋白质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

其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可能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荪菌

每天吃四颗南天竹果实为什么没中毒?

每天吃四颗南天竹果实没中毒,应该是没有达到5钱。

一般来说,5钱以下都是安全的。

南天竹,是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

南天竹,是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至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至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至10厘米,宽0.5至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

圆锥花序直立,长20至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至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至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最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至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至3枚胚珠。果柄长4至8毫米;浆果球形,直径5至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至6月,果期5至11月。

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施磷、钾肥。生长期每月施1至2次液肥。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形修剪,一般主茎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复到1m高,并且树冠丰满。

常绿灌木。土壤。花期5至7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多栽于庭园。强光下叶色变红。适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

茎干丛生,汁叶扶疏,秋冬叶色变红,有红果,经久不落,是赏叶观果的佳品。

中药旦竹黄的用途

是天竺黄。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

中文学名: 天竺黄

别称: 竹黄、竹花、竹茧、赤团子

界: 真菌界

门: 真菌门(Eumycota)

亚门: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on)

纲: 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

目: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科: 肉座菌科

属: 竹黄属

目录

基本信息

药材

性味

原形态

鉴别

化学成份

药理作用

功用主治

展开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天竺黄药用部位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主产地

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别名

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天竺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采集

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

编辑本段

药材

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吸水力强,置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味甘有凉感,舐之粘舌。以干燥、块大、淡黄白色、光亮、吸水力强者为佳。

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编辑本段

性味

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甘辛,性凉。"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编辑本段

原形态

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42-92)μm×(13-35)μm,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箣竹属、刚竹属的竹竿上,多生长在将衰败或已衰败的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编辑本段

鉴别

1.性状鉴别: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 天竺黄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2.显微鉴别:子座横切面:表层为无色菌丝,其内侧为含有红色色素的菌丝层,并埋生单列或偶为2列的子囊壳。子囊壳椭圆形、类圆形或梨形,直径400-600μm,内有多数子囊和侧丝。子囊长250-350μm,直径20-30μm,顶端圆钝,基部具细长柄,含子囊孢子6-8个,单列。子囊孢子纺锤形,长30-60μm,直径13-25μm,两端略尖,有墙砖状的纵横分隔。侧丝线形,略长于子囊。红色菌丝层以内为由基部向四周放射排列的无色至浅红色菌丝。子座基部常见被菌丝包埋的竹枝竿,有时可见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形状与子囊孢子相似,长50-80μm,直径20-30μm。

粉末特征:粉红色。水装片可见菌丝多数粘结成团,直径4-7μm,横壁可见,分枝少,菌丝含细小油滴,遇苏丹Ⅲ试液显橙红色。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众多。

(1)本品遇碱变为翠绿色,滴加三氯化铁试液显紫红色。(检查竹红菌素A)

(2)子座切面在紫外灯下观察,红色菌丝显亮红色荧光,如滴加稀碱液,即转为翠绿色,荧光消失。

(3)本品乙醇浸出液呈鲜红色,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滴加FeCl3试液转为紫红色。

(4)取本品粗粉4g,加水2ml,温浸,滤壶,滤液作供试液;另取丙氨酸、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滤纸上,以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展开,喷以0.2%茚三酮忆醇液,加热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编辑本段

化学成份

从菌丝发酵液中分得两种多糖:SB-1和SB-2;前者由D-葡萄糖(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和L-阿拉伯糖(L-arabinose)按摩尔比0.37:1:0.07所组成,后者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mannose)和L-阿拉伯糖按摩尔比0.25:1:0.47:0.12所组成。又从水溶性成分中分得蛋白酶,淀酚酶,D-甘露醇(D-mannitol)和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胱氨酸(cyst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酪氨酸(tyrosine)及微量半胱氨酸(cysteine)。从子座中分得: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C,甘露醇,硬脂酸(stearicacid)。还分得:竹黄色素(shiraiachrome)A、B、C。

编辑本段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变慢,1×10- 天竺黄2g浓度作用更强烈。对离体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表现为灌流量增加,尤其是血管处于挛缩状态时此作用更明显。小鼠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3.0g/kg,对组胺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静注0.5g/kg该提取物能降低麻醉兔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心排血量和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低有关。2.对心血管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2×10-1g浓度可显着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在血凝实验中,该药能延长凝血时间,可能与复钙时间延长有关。

3.镇痛抗炎作用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2-3.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竹黄中提取物的结晶物Ⅲ号(竹菌甲素),以100mg/kg灌胃,能显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其作用优于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杜冷丁(10mg/kg)相似;能显着降低醋酸所致扭体反应的次数,亦能显着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肿用程度。

4.其他作用真菌竹黄多糖SB1及SB2经药理初步试验,对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5.毒性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15g/kg给小鼠灌胃,72h内小鼠活动自如,饮食正常,无不良反应;给雄性小鼠静注的LD50为6.471g/kg。

编辑本段

功用主治

功效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天竺黄

主治

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痰热咳嗽。

①《蜀本草》:"制药毒发热。"

②《日华子本草》:"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痰。"

③《开宝本草》:"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④《本草衍义》:"凉心经,去风热。"

⑤《玉楸药解》:"清热解毒。"

编辑本段

选方

①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 天竺黄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②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③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请问这种花叫什么?

这种植物名字叫南天竹

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因其形态优越清雅,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窗台、门厅、会场等。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