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心血不足可能会引起胸闷。因为心血不足会导致胸闷气短的现象。
肝阳上亢可能是因为情绪郁闷,肝气郁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体内肝火旺盛导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治疗,也可以做一些跑步、登山、跳绳等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也能缓解自身的烦躁情绪。
肝火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种病名。其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晕,燥热,易怒等等。
这里的肝并不是指代肝脏,而是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的五脏之一 ,它是主藏血和疏泄的重要脏器。
夏天天气炎热,热量也会侵袭我们的身体,过多热量储存在肝脏当中,不能及时宣发,令我们肝火旺盛,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而且一到夏天,朋友们都喜欢吃冰棍、喝冷饮,以此来缓解炎炎夏日扑面而来的热浪。
其实冰棍冷饮只救一时之热,热量已经储存到肝脏里面去了,吃再多冷饮也不会根除肝火旺带来的问题, 吃过多冷饮反而会伤害我们的脾胃。
导致肝火旺的原因是什么?肝火旺有哪些表现?
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是肝火旺盛是中医当中的说法,跟西医中提到的肝病关系并不大。
中医认为肝火旺盛肝机能亢盛而出现心情烦郁、心烦意乱、耳聋耳鸣等问题,往往和 平时生活作息不合理,饮食不均衡,心情不舒畅 有关。
情绪也是影响我们肝火旺与否的一个很大因素。爱发怒的朋友往往比情绪平和的朋友肝火要旺盛很多。
虽然肝火旺盛和肝脏病不同,但是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肝火旺盛长期积累下去就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甚至其他身体器官的疾病。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工厂,工厂里的各个机器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部分都没有办法正常工作,所以肝火旺盛久了会引起一些其他病症的产生。
中医提醒:肝火旺盛的人,平时常会有以下表现
1、脸上冒痘
经常发怒的朋友都有一生气就脸红的情况,其实是情绪一激动就会让我们的血管加速工作。
血液在脑部集中,血液当中的一些垃圾和毒素沉淀到脸部,导致皮肤出痘、没有光泽、形成色斑。
2、失眠
肝火旺盛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降低睡眠质量。是因为肝还有藏魂的功能,肝火旺盛使人焦躁不安,魂不守舍,自然就没有了良好的睡眠。
3、月经失调、不规律
中医说肝藏精血,肝火旺影响了肝的正常功能,藏血的功能就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身体月经的正常规律。
4、孕妇呕吐剧烈
肝和脾胃有着重要关系,肝属木而脾胃属土,五行八卦认为木克土,所以肝火旺盛基本上脾胃消化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孕妇来说影响尤为明显,孕吐会更加剧烈。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体出现肝火旺盛通常都是由于饮食的不合理或者不规律引起的。
肝火旺盛还会导致人体出现胸闷、厌食、浑身没力气还有心烦意燥容易生气等症状。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发生肝火旺盛的情况越来越多,那么有人该问了,怎样调理呢?
1、滋补心阴
肝阳上亢是会导致心阴不足,所以要滋补心阴来治疗肝阳上亢。
2、补肾阴
肝属五行中的火,五行中火气旺盛导致肝阳上亢,五行中水和火相克,所以滋补水可以调理肝阳上亢。
肾属水,所以滋补肾阴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可以选择左归丸来滋补肾阴。
3、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帮助肝肾功能排解有毒物质,并且有着润燥的功效,每天喝够1L水能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肝火旺盛的情况。
说到这里想起一味中药,它的花儿很美,是七夕节的常见代表花卉。
它就是芍药花,可分两种类型,赤芍与白芍。 不仅花儿美,芍药(赤芍、白芍)的根均可入药。
白芍善治肝病,其味苦、酸,性微寒
养肝血: 酸能收敛,白芍入肝、脾经善于养肝血,常配伍其他药材使用;
肝脾不和,脘腹胀痛: 对肝脾不和造成的血虚气滞,肝郁失运,胸胁疼痛有柔和止痛效果;
肝阳上亢: 因肝阳过盛向上升举导致的眩晕头痛,白芍可敛阴和营,其敛阴冲抵肝阳之盛达到调和状态;
赤芍清肝泻火,其味苦无酸,性微寒
与白芍有别,赤芍只入肝经,无收敛之性,对肝血养护作用较差,但其苦、微寒之性更加剧烈,因此常用作清热凉血之用。
清泻肝火,良好止血,治温毒发斑,痈毒疮伤,能扩张冠状动脉且增加冠脉血流量,亦能治疗跌打损伤。
气血不足是气虚与血虚并存的病证问题,胸闷气短是气虚引起的临床症状,常言说“人活一口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可用“气”来概括,例如肺气调节呼吸,心气控制精神状态,肝肾之气主司肢体灵活程度。呼吸之气的平稳是肺气充足的体现,反之,肺气虚弱就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心与肺在人体脏腑的地位至关重要,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脏腑,中医认为胸中有调节心肺气血运行强弱的气,名曰“宗气”,宗气不足是引起胸闷气短心悸的主要病因。导致宗气不足的原因是脾气虚与肺气虚的同时存在。
★气血不足的由来和症状特点
胸闷气短是气虚的典型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由植物神经紊乱,体质虚弱等功能性疾病所引发。虽然心肺疾病可出现胸闷气短气虚症状,但严重的器质性心肺病变,其机理相对复杂,可能以多个脏腑失调继发出的气虚表现为主,所以,遇到胸闷气短时首先应当排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严重贫血等。
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25岁,小时候身体就比较弱,面色晃白,经常乏力,工作后,由于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出现了胸闷气短,特点是活动或劳累后加重,因为《内经》曾说过“劳则气耗”,活动本身就是消耗气的,气虚再经过消耗就会加重症状,除此之外,她还有心悸头晕,精神不振,怕风自汗的表现。经过现代医学的检查排除了心肺疾病,血液疾病,这种胸闷气短就可按照气虚给予诊断。
气血互根互用,脾胃的气可以运化饮食,吸收营养后再变化为气血,供应心肺的气血运行。所以,气血不足常伴有脾胃症状,如食少腹胀,便溏。
从病因来看,气血不足多因先天体质羸弱,后天饮食,情绪,劳累过度等影响下,以脾胃失调,心肺气虚为主要病理矛盾的一类病证。
脾胃的功能认为是脾胃之气,脾胃的气与肺气相互胶着,结于胸中,称之为“宗气”,《内经》说“宗气者,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上走息道而行呼吸”,宗气的作用是维持呼吸平稳和帮助心气推动血脉的运行。
宗气虚多因脾气虚,肺气虚所引发,临床上,很多胸闷气短的病人,伴有心悸,食少腹胀,便溏腹泻,舌淡脉弱,均是宗气不足,肺脾气虚导致的。
★总结
当出现胸闷气短时,首先要做诊断,经过专业医生检查给予排除心肺实质性病变,心肺疾病可出现气虚表现,但不可按照气血不足的症状对号入座,中医注重整体辨证,实质性病变的证候比较复杂,可能存在其他混合证型。脾肺气虚可引起宗气不足,宗气不足则会发生气短胸闷,补益脾肺是解决气虚的主要方法,建议请中医师给予辨证指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