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阴虚内热的症状中成药

时间: 阅读:7118
阴虚内热的症状中成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5-04 05:43:06

阴虚内热可以使用知柏地黄丸、左归丸还有归芍地黄丸等中成药。

阴虚内热可能是由于心情不好,急躁烦闷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经常熬夜,内分泌失调导致。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私自使用药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的反应。平时可以做一些运动锻炼,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2-03 23:23:32

    我先讲一个朋友的盗汗的事情。这个盗汗,就是夜里睡眠的时候,身体出汗,感觉像是偷偷地出,所以叫盗汗。我这朋友盗汗得特别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说必须把枕头分成两个区域,睡一阵子,左边这个区域的枕巾被汗湿透了,就换右边,然后再把枕头翻过来,用另一侧,这样才可以睡一夜,而枕巾湿透的程度,他说像是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经常夜里醒来,感觉头躺在冰凉的水里。这样的情况,一直很久了。

    我当时看了他的舌头,说实话并没有那么典型的阴虚舌象的那么红,但是他的脉搏数,再加上其他症状,我判断是虚火,于是建议他服用知柏地黄丸。

    结果,他告诉我,仅仅服用了一丸,盗汗就基本止住了!他自己都说:“这怎么可能?”在对症之后,我又建议他服用了几丸,然后就开始用六味地黄丸来调理了,同时配合了一点玉屏风颗粒,结果后来居然彻底没有问题了。

    那么,这个知柏地黄丸,到底是什么药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没准儿能帮助到您呢。

    总的来说,这个知柏地黄丸是滋阴泻火的,对于阴虚火盛,导致的上焦有热,或者下焦湿热的情况,效果特别好。这种阴虚火旺,尤其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炎,出现的多是火证,比如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等。如果您有了上述的这些症状,是可以考虑这个中成药的。

    那么,这个知柏地黄丸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它是六味地黄丸的加味方,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原方出自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里的《寒阵》中:

    “滋阴八味丸: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此方变丸为汤,即名滋阴八味煎:山药四两、丹皮三两、白茯苓三两、山茱萸(肉)四两、泽泻三两、黄柏(盐水炒)三两、熟地黄八两(蒸捣)、知母(盐水炒)三两。上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这个方子里,首先是六味地黄丸的底子,是以滋补为基础的,我们必须看到,此时的火,是以虚火为基础的,所以此时以滋补为主,方子里面的熟地,是张景岳最擅长使用的。熟地,中医认为能够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张景岳特别擅长使用熟地,外号叫“张熟地”,良有以也。

    而方子里的第二味药是山药,用于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中妙处,难以尽述,我过去写过很多山药的文章,我认为这是上天给中国人的最好的礼物,是中国的国宝。

    而另外一味药是山萸肉,能够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是补肝的最重要的药物。熟地、山药、山萸肉,这三味药的使用,源自仲景,后世名医多擅长用之,比如民国名医张锡纯,这三味药用到出神入化,我这些日子天天研究张锡纯的用药法,会心之处,拍案赞叹。我觉得用好这三味药,滋补的大法基本就掌握了,以后有机会和大家细细分享。

    方子里的丹皮、茯苓、泽泻,分别是清泻肝、脾、肾三脏邪气的,我在讲六味地黄丸的时候讲过,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

    而知柏地黄丸这个方子,最重要的,是加上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

    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但是它的主要作用点是肺经和肾经,其中清肺热的作用最突出,因为肺金为肾水之母,母清则子安,所以对肾经的虚热效果也好。李时珍认为它是气分药,黄柏则是血分药,两者配合效果更好,他说:

    “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而黄柏也是苦寒之药,入肾、膀胱经,主要作用在清下焦湿热,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作用,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医学启源》里说:“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以后,对于阴虚引起的虚火上炎,和热扰下焦之症,效果明显有所提升。所以,如果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炎证,如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等症,用这个方子,效果极佳。

    综合而言,此方的功用,正如明代医学家吴昆,在他的方论专著《医方考》中论述的:

    “熟地、山萸,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足以补肾间之阴血;山药、茯苓、甘淡者也,甘能制湿,淡能渗湿,故足以去肾虚之阴湿;泽泻、丹皮,咸寒者也,咸能润下,寒能胜热,故足以去肾间之湿热;黄柏、知母、苦润者也,润能滋阴,苦能泻火,故足以服龙雷之相火。夫去其灼阴之火,滋其济火之水。则肾间之精血日生矣。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之谓也。”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复习一下,阴虚火旺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了解这个问题,可以不让我们吃反了,您别阳虚,还吃这个药,那就南辕北辙了。

    阴虚的症状是:

    1、 午后或夜间自觉发热,手足心热,盗汗,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这是虚热内生,是肝肾阴亏导致的潮热证。

    2、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五心烦热,虚烦少寐,形体消瘦。这是迫液外泄,是阴虚火旺导致的盗汗证。

    3、 夜卧不宁,头晕心烦,五心潮热,小便少而热,舌质红,脉细数,男士梦中遗精。这是阴虚火旺,热扰精窍,封藏失职而导致的遗精证。

    4、 小便灼热淋涩,甚则尿血,色暗红,腰痛,或潮热,或遗精,或虚烦,舌瘦干红,脉沉细数。这是阴虚火旺,煎津而成的小便短赤证。

    如果您发现自己就有以上症状,那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阴虚火旺了。

    在现在的临床上,我们用知柏地黄丸调理的疾病也比较多,比如阴虚火旺引起的单发性甲状腺结节,阴虚火旺引起的遗精、男性不育,阴虚火旺引起的顽固性盗汗等等很多病症,只要是阴虚火旺引起的,效果都不错。我的经验是,有盗汗的情况,是阴虚火盛引起的,一般一丸即可显效,服用数丸,即可扭转局面。有时候小便淋漓涩痛,如果是阴虚火旺引起的,间杂湿热也不必担心,因为张景岳说此方正可以治疗下焦湿热,此时用此方也是立效。

    古代的方子,只要对症,效果都是立竿见影,这就是经典方的魅力,此方一般不受重视,大家了解以后,可以参照选用。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值得提出的是,此类清热之药,不必久用,中病即止。昔日李东垣曾经给患者用知母、黄柏治疗下焦湿热,效果极佳,患者痊愈了还想久服,重金求药,李东垣拒绝了。所以热症被清除后,需要培补正气,才是关键。

    好啦,关于阴虚盗汗要服用知柏地黄丸的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在这个花团锦簇的季节里,大家都可以身心轻松地踏青赏景,感受春天的温暖烂漫!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03 23:23:32

    你好,阴虚火旺是指阴阳失调,它是中医辨证的诊断。中医理论认为,阴虚应补其不足,在滋补的过程中要遵循滋阴潜阳的原则,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方法调理,可以用养阴清热中成药调理,如和颜坤泰胶囊。另外,阴虚的人最怕补反,若胡乱补食壮阳之品,如人参、鹿茸等,会令阳火过旺,身体机能处于一种过度兴奋及活跃的状态,耗费体内津液,加重口干喉痛、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等症状。凡阴虚体质者,宜食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品,如枣皮粳米粥、百合粳米粥、银耳红枣羹、百合莲子羹等。此外,要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或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煎炸爆炒、性热上火及脂肪、糖分含量高的食物。
    希望能帮到你。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3 23:23:32

    阴虚火旺是阴阳失调、阴虚则阳亢并生热化(成)火,出游阴虚内热现象,有面红,目赤、咽干、喉痛、出血、心烦、苔少、舌质红瘦、脉细数等症状。阴虚火旺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方法调理,从而养阴清热。

      阴虚火旺需要对症下药.可服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和百合固金丸,平时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以免加重病情。

      肝阴虚火旺可以选择大补阴丸,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平时饮食方面,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尤其要忌辣椒,葱、蒜等,宜多食甘润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鸡蛋、海参、银耳等。

  • 景天
    回复
    2024-02-03 22:22:22

    阴虚为常见病证。

    中医所讲阴虚证是指机体阴液亏损。

    常见症状有颧红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为虚热证,常采用滋阴清热的治疗方法。

    阴虚所属脏腑不同,所有药物各不相同。

    六味地黄丸为大众熟知的治疗阴虚的中成药,也是药店的畅销品类。除此之外,还有这些中成药,可用于不同类型的阴虚证。

    01六味地黄丸

    功效: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所致的阴虚证。对应症状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

    用药提示: 体实、阳虚、感冒、脾虚、气滞、食少纳呆者均不适宜。

    药物特色: 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补泻兼顾,补而不腻。

    02左归丸

    功效: 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用药提示: 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虚腰痛者慎用。外感寒湿、跌打外伤、气滞血瘀所致的腰痛者慎用。孕妇慎用。

    药物特色: 左归丸重在填补,滋补力胜,但稍嫌滋腻。

    03知柏地黄丸

    功效: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药提示: 感冒、气虚发热、实热、脾虚便溏、气滞中满者慎用。

    药物特色: 补中有泻,滋阴与降火并行。

    04大补阴丸

    功效: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用药提示: 感冒、气虚发热、火热实证、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

    药物特色: 滋阴与降火并行,标本兼治。

    05麦味地黄丸

    功效: 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用药提示: 感冒患者慎用。

    药物特色: 既补肾阴,又养肺阴,肺阴虚、肾阴虚同治,兼有润燥敛肺的作用。

    06玉泉丸

    功效: 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消渴,针对多饮、多食、多尿的2型糖尿病者。

    用药提示: 孕妇忌用;阴阳两虚消渴者慎用。

    药物特色: 清热生津,功效专一,针对阴虚内热的消渴证。

    07百合固金丸

    功效: 滋阴润肺。用于肺肾阴虚证,表现症状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或声音嘶哑、形体消瘦,颧红潮热,或手足心热,或盗汗,舌功少津等。

    用药提示: 阳虚证及风热感冒咳嗽不适用。

    药物特色: 滋补肝肾,止咳化痰。

    08天王补心丹

    功效: 补心安神,滋阴清热 用于心阴虚证。表现症状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头晕健忘,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药提示: 方中药物多滋腻,脾胃虚寒,胃纳欠佳,湿痰留滞,舌苔白腻者不宜长期服用。

    药物特色: 滋养清泄镇敛兼顾,既补心安神,又清热滋阴。

    以上为用于阴虚证的常用中成药,每种药物各有侧重,针对不同脏腑阴虚证,选用时,应对症用药。

阴虚火旺症状有哪些

阴虚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