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

中医针灸有禁忌

时间: 2022-12-28 21:48:42

中医针灸有禁忌

针灸祛斑的小偏方

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

取行间、气海、太冲、三阴交,两组穴疏通气血荣面祛斑。胸胁胀满加章门,腰膝酸软加肾俞。

肾虚火旺(肝肾阴虚):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关元、命门

益精血,补肝肾。以上各穴补养肝肾调理气血,养阴退斑。

脾虚湿阻: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

随症取穴腹胀。下脘、气海;便溏:天枢。除此以外还在皮损部位针刺或围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气血。还可随证加服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1疗程10次数每次20-30分钟开始隔天一次。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针灸养生是有所禁忌的。

中医针灸的常规禁忌

处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皮肤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孕妇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婴幼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中医针灸疗法的七大禁忌,是哪七大?

     针灸具有排毒等多种好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养生,选择针灸养生的人也在逐日增加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的治疗虽然比较的安全,但是做针灸时要是要注意的,那么中医针灸禁忌有哪些?针灸时7大注意事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针灸要注意的7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

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总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者对病人认真负责,严肃细心,集中精神等均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中医针灸都有哪一些禁忌?

针灸可以用在所有疾病上,但是也要注意禁忌:气血大虚,刚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刚行完房,运动大汗,酒后,体力不够以上情况不针

用灸时必须用艾绒,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气血大虚时用灸

热证,流汗的地方,眼部,阴部,痔疮不灸

针是针,灸是灸,用针不用灸,用灸不用针

两个不能一起用,好多人喜欢扎针的时候上边弄点艾绒,手法确实花哨,但是两个确实不能放一起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