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既可补阳又可调阴,有畅通经络、温散寒湿等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温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艾灸补阳调阴的对症治疗方法。
一、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灼成脓,愈后留瘢痕者称瘢痕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病,而一般虚寒性疾病均采用无瘢痕灸。
2.间接灸是将艾炷下面放上生姜、大蒜等药物,使其发挥协同作用。其中隔姜灸主要适用于胃寒呕吐、内寒腹痛、虚寒泄泻、风寒湿痹,并可预防脑血栓和中风等;隔蒜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治疗吐泻并作、中风脱症等虚寒性疾病。另外常用的还有隔附子饼灸,多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二、艾条灸对一般应施用灸法的疾病均可采用。
避免不良反应
1.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2.凡实证、热证和阴虚阳旺、阴虚发热之人一般不用灸法。正如《伤寒论》中指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说明灸法用之不当也可产生不良后果。
3.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法。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施灸后,若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若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可用消毒后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再涂以紫药水,并以纱布包敷,预防感染即可。若出现感染,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荨麻疹,又叫瘾疹,中医上治疗一般认为是气血两虚所致,多采用益气健脾的 方法
比较安全而又操作简单的当属艾灸疗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艾灸治疗鼻炎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艾灸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艾灸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一) 1.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2.使用艾灸治疗荨麻疹可以采用隔姜灸和艾条悬起灸的方法,选取的艾灸穴位是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风市、百会和长强这八个穴位,这八个穴位的配方已有着千年的历史,是比较成熟的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3.艾炷隔姜灸:每次选2—4个穴位,每穴施灸3—5壮,艾炷如米粒或黄豆大,每日灸1—2次,3次为1个疗程
4.艾条悬起灸:每次选2—4个穴位,每穴灸10一15分钟,每日灸1—2次,6次为1个疗程
5.神阙,曲池,血海和足三里
如果您也患有荨麻疹,可以艾灸曲池,肺俞,血海,百虫窝和足三里,三阴交这些穴位都可以的,时间上,可以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以您适应为度
艾灸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二) 第一天(风门、支沟); 第二天(肺俞、曲池); 第三天(膈俞、大陵); 第四天(大肠俞、大横); 第五天:(中脘、足三里); 第六天:(下脘、天枢、气海); 第七天:(肝俞、太冲); 第八天(脾俞、三阴交),以上穴位轮流各25分钟,每天艾灸炙脐30分钟 艾灸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三) 1.其穴位可选择血海、隔俞、神阙、大椎、肩禺、涌泉、曲泽、合谷、至阴、足三里、大抒穴艾条灸或隔姜灸,每日1次
一般用艾条灸比教安全些
2.在所选择的治疗穴位中,曲池为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是治疗皮肤病的要穴,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止痒抗过敏的作用; 3.血海能养血调血,活血化瘀;膈俞为血之会,与血海穴同用,可调理营血,祛风止痒而收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 4.足三里是人体强壮穴位,能益气固表,增强体质,健运脾胃除湿,通经络、理气血
5大椎疏风解表,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荨麻疹治疗注意事项 1. 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 避免强烈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 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 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艾灸治疗荨麻疹医生建议 1.尽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急性发作期可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有全身症状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症治疗; 3、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调节,快乐生活. 中医有哪些方法可治疗荨麻疹 一、体针 1.取穴 主穴:曲池、血海、三阴交、中脘
配穴:后溪、委中、尺泽、大椎透身柱,神道透至阳
2.治法 选取2~3个主穴,配一组透穴或1个配穴
主穴进针得气后,以捻转提插之泻法,强刺激运针1分钟~2分钟,留针20分钟,其间可反复行针2~3次;透穴,采用26号5寸长的毫针,沿皮透刺,据症情留针1小时~2小时
后溪、委中、尺泽均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3.疗效 共治疗急性荨麻疹225例,有效充95.2%~96.51%
二、拔罐 1.取穴 主穴:神阙
2.治法 患者仰卧,取容积为500ml的广口瓶代替火罐
用镊子夹住蘸有95%的酒精的棉球,燃着迅速在火罐内转一圈后取出,随即对准穴位拔上
3分钟~5分钟后取罐,稍俟1分钟~2分钟后复拔
如此连续数下,直至皮肤潮红或现瘀斑
一般而言,局部充血越明显越好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疗效 共观察208例,痊愈率96.19%~97.1%
最短4日痊愈,最长9日(超过9日作无效)
(三) 耳针 1.取穴 主穴:肺、风溪、肾上腺
配穴:心、神门、内分泌、肝
2.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不明显时再酌加配穴
探得敏感点进针后,以重手法行持续捻转刺激,直至耳廓发热潮红,留针30分钟
剧痒者每日2~3次,普通1日1次
每次选用一侧耳穴,二侧交替轮用
如反复发作者,可在上述耳穴行王不留行子或绿豆压丸治疗
3.疗效 耳针治疗82例,有效率达97%~100%
治疗荨麻疹的七种偏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一 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
甘草9克
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三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四 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
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
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七 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猜您感兴趣: 1. 荨麻疹应该怎么办 2. 过敏艾灸的方法 3.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 4. 荨麻疹最快治疗方法 5. 艾灸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 6. 胆囊炎艾灸的方法
普通艾灸 取穴:取神阙、双侧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 灸法:每穴每次10分钟,隔日1次,2个月复查血脂,发现艾灸以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等均较灸前有不同程度下降
取穴:取足三里、绝骨穴
灸法:每星期1~2次,每次1穴(双侧),每穴灸1~3壮,10次为1个疗程
子午流注灸法 取穴:按照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开取足阳明胃经本穴足三里,艾条温和灸(或温灸仪施灸)
灸法:每次治疗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星期
隔药饼灸 隔药饼灸降血脂作用,主要是通过穴位、艾灸、药物等综合协调作用,而达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起到了调节血清脂质及脂蛋白代谢的作用
取穴(一):天枢、巨阙、丰隆
取穴(二):心俞、肝俞、脾俞
药饼制作:将药物碎成粉末用醋调匀,制成直径2~3厘米,厚1厘米,重2.5克的圆形薄饼分别放置穴位上,然后将用纯艾绒制成的小艾炷(重0.3克),放置药饼上开始施灸
灸法:两组穴位隔日交替进行治疗,每次灸30~40分钟,每穴灸4壮,每日1次,疗程为1个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