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在诊断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推断体内的变化。祖国医学的长期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部、舌部和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的病变,诚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1.全身望诊
首先望面部的精神气色、舌苔和舌质,然后望全身与局部损伤后所出现的各种形态。
⑴ 望神色
精神镇静自然,面色滋润者伤势较轻;精神萎顿,面容憔悴,表情痛苦,面色不华,伤势较重。五色对损伤主病为:白色主失血、虚证;青色主瘀血气闭,气血运行受阻;赤色主损伤发热;黄色主脾虚湿重,湿热阻滞;黑色主肾虚,或经脉失于温养。
⑵ 望体态
《灵枢·寒热病》云:“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指出肢体损伤及受风寒均可导致肢体活动不利,称之为体惰。注意观察体态,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骨骼及筋脉损伤,或因感受风寒致痹、致痿,可出现肢体活动丧失及各种保护性体态。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呈前臂旋前,肘半屈曲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脊柱代偿性侧弯。望体态是骨伤科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应予重视。
2. 局部望诊
⑴ 望肤色
主要是视皮肤的色泽与外型变化。新伤出血者,肤色青紫,肿胀范围比较集中;陈旧损伤出血时间较长,肤色变黄,肿胀范围比较广泛;损伤后肤色青紫不断加深加大,为内部渗血不止的现象,应注意进一步检查或采取措施。青紫而红应防止继发感染,肤色失去红润而变白者,为血虚或血循受阻;损伤部位肤色紫黑,应防组织坏死。
⑵ 望畸形
严重的骨折、脱位及其他损伤,肢体或躯干可呈现出各种畸形。如肩关节脱位的方肩畸形;髋关节脱位的下肢外展或内收畸形;类风湿脊柱炎的后突强直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柱侧弯畸形等。
⑶ 望肿胀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云:“人之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即作肿矣。”损伤后经脉壅滞即出现肿胀。肿胀严重,明显可见青紫者,可能有骨折或筋断存在;肿胀较轻,稍有青紫或无青紫者多属轻伤。
望诊在诊断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
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推断体内的变化
祖国医学的长期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部、舌部和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的病变,诚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 1.全身望诊 首先望面部的精神气色、舌苔和舌质,然后望全身与局部损伤后所出现的各种形态
1 望神色 精神镇静自然,面色滋润者伤势较轻;精神萎顿,面容憔悴,表情痛苦,面色不华,伤势较重
五色对损伤主病为:白色主失血、虚证;青色主瘀血气闭,气血运行受阻;赤色主损伤发热;黄色主脾虚湿重,湿热阻滞;黑色主肾虚,或经脉失于温养
2 望体态 《灵枢·寒热病》云:「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
」指出肢体损伤及受风寒均可导致肢体活动不利,称之为体惰
注意观察体态,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骨骼及筋脉损伤,或因感受风寒致痹、致痿,可出现肢体活动丧失及各种保护性体态
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呈前臂旋前,肘半屈曲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脊柱代偿性侧弯
望体态是骨伤科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应予重视
2. 局部望诊 1 望肤色 主要是视皮肤的色泽与外型变化
新伤出血者,肤色青紫,肿胀范围比较集中;陈旧损伤出血时间较长,肤色变黄,肿胀范围比较广泛;损伤后肤色青紫不断加深加大,为内部渗血不止的现象,应注意进一步检查或采取措施
青紫而红应防止继发感染,肤色失去红润而变白者,为血虚或血循受阻;损伤部位肤色紫黑,应防组织坏死
2 望畸形 严重的骨折、脱位及其他损伤,肢体或躯干可呈现出各种畸形
如肩关节脱位的方肩畸形;髋关节脱位的下肢外展或内收畸形;类风湿脊柱炎的后突强直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柱侧弯畸形等
3 望肿胀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云:「人之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即作肿矣
」损伤后经脉壅滞即出现肿胀
肿胀严重,明显可见青紫者,可能有骨折或筋断存在;肿胀较轻,稍有青紫或无青紫者多属轻伤
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日常生活中,因为小儿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病情,所以父母可了解此理论,用以观察小儿身体是否健康,有助于及早发现病症并进行诊治
面色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部表现,小儿面色以红润而有光泽为正常,枯槁无华为不良
中医望诊的主要色泽以五色主病,即赤、青、黄、白、黑
指纹是指小儿食指虎口内侧的桡侧面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可分为风关、气关、命关三部分
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一手捏住小儿食指,用另一手拇指桡侧,从小儿食指端命关到风关,用力适中地推几下,指纹即显露
正常:淡红略兼青,不深不浅,隐现于风关之上
病症: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指纹成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里
色鲜红者,多外感风寒;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青者主风、主惊、主痛;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指纹细而浅淡者,多属虚证;粗而浓滞者,多属实证
指纹显于风关,表示病邪轻浅;过风关至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过气关达命关者,为邪陷病深;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指端者,即所谓“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
望小儿指纹,对3岁以下小儿疾病的诊察有一定的价值,但必须配合其他诊法,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中医认为,人体内五脏与外在的五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的病变往往反映在五官的变化上
因此,察看五官,可以找到脏腑病变的痕迹
眼睛:目为肝之窍 观察部位:眼神、眼睑、眼球、瞳孔、巩膜、结膜
正常:目光有神,光亮灵活,肝肾气血充盈
惊风:两目呆滞或直视上窜
病危:瞳孔缩小或不等或散大或无反应
舌头:舌为心之苗 观察部位:舌体、舌质、舌苔
正常:舌体淡红润泽,活动自如,舌苔薄白而干湿适中
气血虚亏:舌质淡白
气滞血瘀:舌质发紫
邪入营血:舌质红绛
脾开窍于口 观察部位:口唇、牙齿、齿龈、口腔黏膜、咽喉
正常:唇色淡红润泽,齿龈坚固,口中黏膜平滑
血瘀:唇色青紫
胃火上冲:齿龈红肿
鹅口疮:满口白屑
麻疹早期:两颊黏膜有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
肺开窍于鼻 观察部位:有无分泌物以及分泌物的形态、鼻子外观
正常:鼻孔呼吸正常,无鼻涕外流,鼻孔湿润
感冒:鼻塞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鼻流黄浊涕,为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
肺热:鼻孔干燥
耳朵:耳为肾之窍 观察部位:耳朵的外形、耳内有无分泌物
正常:耳郭丰厚,颜色红润,即为先天肾气充足
腮腺炎:以耳垂为中心的周缘弥漫肿胀
中耳炎:耳内疼痛流脓,多为肝胆火盛
小儿大小便的变化对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腹泻的患儿,若是就诊,家长要带一份新鲜的大便,给医生看看,便于做化验检查
若发现小便有不正常时,就需带一瓶清早的第一次尿液,化验检查
大便 正常:颜色黄而干湿适中,新生儿以及较小婴儿的大便较稀薄
内伤乳食:大便稀薄
内有湿热:大便燥结
细菌性痢疾:大便赤白黏冻状,为湿热积滞
小便 正常:尿色多清白或微黄
疳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为饮食失调,脾胃虚寒,消化不佳
黄疸:小便色深黄,为湿热内蕴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