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

针灸美容保健十二针治疗面瘫

时间: 2022-12-28 22:07:17

针灸美容保健十二针治疗面瘫

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眼裂变大,眼晴流泪,左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

取猪牙皂200克,研成细末,取适量以醋调如糊状,涂于患侧颊车、地仓穴之间,一日换药2次,10天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面瘫十二针治疗。两个疗程后,诸证悉除。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取面瘫十二针:二白(阳白、四白),二竹(攒竹、丝竹空),二风(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均用患侧,合谷,足三里,均用双侧,一共十二针。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薄氏腹针0.22times;30毫米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针一次,先针6次,再隔日针一次,针六次,共12次为一疗程。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角、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中医又称口眼歪斜。主要病因是由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的手足阳明、太阳、少阳之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气血不和筋肉纵缓不收而致。

面瘫十二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高立山医师近40年的临床总结。笔者在临床中多遵此法治疗面瘫,再配合眉弓、颧髎穴、口腔内咬齿线点刺放血,患部葱浴,每获良效。

高立山教授体会,因头面部的经脉循行走向较复杂,手足三阳经及任督二脉,八条经脉都循行过头面部,故临床所见虽然是面瘫一症,但其病变部分涉及到八条经络,这就要求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兼顾,不可顾此失彼。面瘫十二针的辨证选穴,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确定的,十二穴的四白、地仓、颊车、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翳风、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阳白、风池属足少阳胆经,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可见十二针把面部经络(除手太阳小肠经外)几乎全部兼顾,但重点又放在阳明和少阳二条经上,这种主次分明,各经兼顾的辩证用穴思想,有效地指导了临床治疗,尤其是足三里穴在十二针中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其一,因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循行较广,受邪时也较多,又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足三里正合此意。其二,针足三里可以鼓舞胃气以祛邪外出。其三,《慎斋医书》中说诸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针足三里治顽固面瘫也合其理。

高立山认为面瘫多因风寒袭络,故选用葱白连根带须一味煮水,以热气熏患部达辛温散寒通络祛邪目的,面瘫日久多瘀,点刺患侧眉弓处、颧髎穴、口腔内咬齿线部位出血。实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如何调理面瘫?面瘫应该怎么改善?

1.中医专家介绍,面瘫患者一部分是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可能是面神经的血管因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发病

面瘫的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呆滞、瘫痪,不能做出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歪斜、眼裂闭合不全

面瘫不请自来,你也许会感到手足无措

那么,患上面瘫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面瘫的常规治疗原则是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如果是病毒感染,可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的方法

如果你很抗拒药物治疗,也可尝试针灸疗法,比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针灸专家总结出的“面瘫十二针”

所谓的“面瘫十二针”即穴位取“二百”(阳白、四白)、二竹(攒竹、丝竹空)、二风(凤池、翳风)、地仓、颊车,均用患侧,合谷、足三里,均用双侧,总共十二针,用来治疗面瘫效果尚可

2.另外,面瘫患者平时可以做些简单的面部按摩,能有效帮助恢复

按摩方式也很有讲究,不仅动作力度要均衡,而且方向要从患侧开始向健侧移动,不要来回搓动

对于已康复的患者也可以坚持用双手或者干毛巾干洗脸,从额部正中线沿着前额到眼角,再顺着颧骨到嘴角;或者从面颊到嘴角,沿鼻唇沟向上,再沿眼下眶直到耳根,两侧相对,各自呈正反S形

3.以上就是关于“面瘫怎么办”的解答,虽然面瘫从治疗到痊愈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及时治疗康复率可达到九成以上

患者在选择治疗前,一定要让医生做下检查,通过检查,帮助医生正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然后根据患者个人的状况科学的制定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方能彻底根治面瘫

民间偏方:针灸治疗面瘫的制作方法

一般资料 女4名,年龄分别为31、56、60、73岁

男2名,年龄分别为34、61岁

有2名女性为右面瘫,其他病例均为左面瘫

主要症状: 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下合,不能皱额、鼓腮、蹙眉,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

治疗方法: 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

法则:祛风通络

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

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

耳后痛者,加翳风

味觉减退者,加廉泉

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

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疗效:6例都在一个疗程(10次)达到临床治愈

鉴别诊断: 根据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

本病应与中枢性面瘫,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以及后颅窝炎症、肿瘤所致的面神经麻痹等相鉴别

体会: 本病多由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足阳明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所致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炎症所致,如风湿性面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腮腺炎等

本病发病初期(1周内),炎症尚处于发展阶段,针灸治疗时,宜取穴少,轻 *** ,或等待1周后才开始治疗

本病若病延日久,治疗失当,病情由实转虚,气血不能上灌于阳明,致使面部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而枯槁萎缩,面部麻木,甚则面肌抽搐,或至口眼歪斜难以恢复

针灸治疗本病是可行有效之法,可广加推行,以造福病患者

提醒您:针灸治疗面瘫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