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总是手脚冰冷的女性朋友?这是体寒的表现。那么,如何改善寒性体质呢?
中医认为一般女性多数寒性体质,夏天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到了冬天那可是很受罪的,基本上一天的时间手脚都是冰凉的,到了每月例假的时候则是更加的痛苦,下面为你推荐一种中医疗法艾灸,帮大家脱离寒性体质!
艾是纯阳植物,艾灸时温热并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艾灸特别适合现代人养生调理亚健康。长久以往,对女性的养生意义重大,除了可以解除月事疼痛烦恼外,还可以慢慢的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对将来的结婚生育,甚至是中晚年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利用艾灸选择合适的穴位,长期坚持,对于改善寒性体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一般选择穴位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
艾是一种纯阳植物,艾灸时温补阳以驱寒
所以艾灸特别适合现代人养生调理亚健康
对于女性来说,艾灸可以美容养颜,缓解痛经,慢慢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对于以后的婚姻和生育,甚至对于中老年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很多人怕冷,冬天手脚冰凉,中医体质称之为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是指阳气不足
当身体产生热量和阳气不足时,自然会怕冷
有这个体质的女性比男性多,年轻人也多
很多中老年人也有感冒和怕冷的症状,这也是缺乏活力的典型表现
艾灸属阳,与灸火相结合
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万能穴
研究发现,足三里灸可改善胃蠕动和血液供应,刺激消化液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艾灸方法:足三里灸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出现灸疮
艾灸足三里,可以用单眼灸盒灸,每点灸时间10-20分钟
属于督脉,具有疏通督脉、行气的作用
同时,如果出现感冒、过敏性疾病、发热、癫痫、颈椎病等,也是首选治疗大椎穴,大椎穴是治疗感冒疾病的,所以大椎穴是重点,也是治疗感冒疾病的首选
大椎穴,如果你比较胖,可以用双眼灸盒灸,插入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眼灸盒,每次灸10-20分钟
以自我适应为度,艾灸时间可逐渐延长
子宫是女性最怕冷的地方,受寒邪刺激容易产生宫寒
症状有痛经,小腹发冷,月经延迟,色深,血块
女性会出现月经延迟、月经量少、肤色暗沉、痛经,严重者可能导致闭经、不孕
其特点是小腹绞痛,发热疼痛减轻,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舌质黑
症状包括发冷、腰膝酸痛、总是感觉寒冷甚至腹痛、头晕和疲劳以及月经减少
如果身体阳气不足,感冒内生,现实生活中,实感冒的感冒患者多,虚寒患者少,而宫寒容易导致不孕不育,女性朋友一定要高度重视! 茵陈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抗菌、祛痰和调节气血的作用
茵陈味苦、燥、辛,能调理气血、温经散寒、祛湿、止寒止痛,是妇科的重要药物
艾叶的温性和熏灸的光照使热量到达肌肉层,温气活血
所以艾灸具有温经活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的功效
可以说艾灸是体寒的天敌!它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非常好的帮助,所以在平时,我们可以经常根据以上两个穴位进行针灸,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帮助,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也影响我们的健康
当我们出汗不管用,作用有限,或者缓慢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艾灸了
因为艾灸等于是在太阳的基础上,又给你加了个小太阳,而且这个小太阳离你还很近,自然而然,它的作用将会很大
首先,艾灸的能量好比蚯蚓,会疏松你僵硬的身体,激活气血,好像松土一样,让体内隐藏的顽固寒邪通通暴露出来,暴露在阳光下
其次,艾灸会把纯阳能量送进体内五脏六腑,展开内外夹击,让寒气无处可藏,只能乖乖被消灭
所以我们说就算平时不艾灸的人,夏天最好灸一灸,因为不灸就太可惜了,会错过一个改善体质的好机会
01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经穴,又名“百劳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又称督脉之海,有总督诸阳之义,能主宰全身
艾灸大椎,有助于驱散肩颈部位的寒邪
02命门穴 此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督脉
别称属累
中医认为艾灸命门可推动生命之火,有助于驱散腰部寒邪
03神阙穴 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中医有“一灸神阙暖全身”的说法,艾灸时搭配中脘穴,有助于驱散脾胃寒气
温补脾肾、健脾益胃、宁心安神、祛风除湿、调和气血,还能够为肝提供持久的动力
04关元穴 此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艾灸此穴,可温中补阳,有助于驱散小腹部及生殖区域寒气
05足三里 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传统中医认为,足三里有调节机体抵抗力、增强抗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足三里有助于驱散膝盖腿部寒邪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